计划网站论坛_计划网站登录
中新网扬州12月2日电 题:江苏扬州聚力打造三个超两千亿元地标产业 产业强市之路未来可期
中新网记者 崔佳明
产业兴则城市兴,创新强则城市强。当前,江苏扬州正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加快打造产业强市、创新高地、投资乐土,围绕构建大交通、培育新产业、打造生态圈,扬州加速积聚发展势能、转换发展动能、释放发展潜能。中新网记者近日随“网眼看产业,发力奋进年”网络主题寻访团走进扬州企业,直观感受产业一线的“硬核”魅力。
走进扬州企业,直观感受产业一线的“硬核”魅力。崔佳明 摄
扬州(仪征)大数据产业园目前已创成江苏省数据中心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内腾讯仪征东升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电信江北数据中心(仪征园区)、中国移动长三角(扬州)数据中心三大百亿级重大项目为代表的存储端项目总投资超600亿元,全部建成后高功率机柜数量达8万架,容纳服务器约120万台以上。“园区坚持前端算力存储和后端应用服务及关联智能制造齐抓,不断打造‘算力存储、智能制造、应用服务’三环联动的发展新格局,形成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应用以及关联制造与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该园区负责人在介绍园区发展时说,经过几年的发展,“三朵云”落户仪征大数据产业园,强力支撑起当地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在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形成“新优势”。
丰尚智能科技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扬州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生动缩影,正成为制造业企业竞相发力的新赛道。该公司是全球农牧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产品销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出口货值达9.6亿元。丰尚智能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尚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坚持供应链与制造领先,坚持创新驱动转型,打通农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为农牧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机器趋于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今天,智能制造是工业制造向高端“进阶”的必然选择。崔佳明 摄
说到机床强国,很多人都会想到德国,德国机床享誉全球。然而,在扬州亚威机床的出口目录中,出口到德国的占三分之一以上。走进扬州亚威机床的智能生产加工中心,机器手臂有条不紊地操作,偌大的车间内,只有“零星”的几个工人负责“看管”智能系统,就连数目庞大、复杂琐碎的零配件库管工作,也是“交给”一台超过五层楼高的巨型库管机器人完成。在机器趋于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今天,智能制造是工业制造向高端“进阶”的必然选择。
窥一斑而知全豹,自主创新被摆在了多家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或正是科技创新为扬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一个生动体现。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扬州创新生态指数跻身长三角城市前10位,在“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榜单中位列第28位,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榜单中位列第30位,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位列第33位。
“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扬州地标产业,到2025年这三个产业规模争取超2000亿元。”扬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记者说,今年9月,扬州正式发布《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根基,聚焦6大主导产业集群和13条新兴产业链(“613”产业体系),实施创新强基、转型升级、招商强链、壮企强企、布局优化、治理创优六大行动,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好地方”扬州的发展根基。
《方案》中提到,扬州优化调整了产业体系,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集群、新兴产业链发展目标,到2025年,扬州要力争实现“211”规模目标:即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3个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成为扬州的地标产业,10个以上总量过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链,全部工业开票销售超1万亿元。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召开的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上表示,“扬州力争到2025年实现工业开票过万亿元,“十五五”期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完)
央视网消息:近日,商务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服务贸易、全国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互联网业务等领域的多项数据。这些数据再次印证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前十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
商务部12月1日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旅行服务快速恢复。1—10月,旅行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1.7%。
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44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1—10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2308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2696.1亿元,增长10.4%;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9611.9亿元,增长7.1%。
旅行服务快速恢复。1—10月,旅行服务进出口11833.6亿元,同比增长71.7%,继续保持增长最快的服务贸易领域。其中,出口增长53.8%,进口增长73.2%。
前十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3.9%
财政部11月30日发布今年前10月全国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0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689744.6亿元,同比增长3.9%;利润总额38326.4亿元,同比增长7.1%。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定恢复,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因素影响,主要效益指标呈现较快增长。
前十月我国互联网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提升。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幅,行业总体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截至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4039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利润总额1074亿元,同比增长10%;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8%,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2.8个百分点。
此外,1—10月份,以提供生活服务为主的平台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2%,主要提供网络销售服务的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5%。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4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达到14.04亿千瓦,同比增长20.8%,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9.9%。
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开工
12月1日,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在福建开工建设。该基地包括陆上检测中心和试验风电场两部分,可以开展世界上最大容量的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的风机叶片检测试验。基地计划于2024年建成,将填补我国海上风电领域大功率、全尺寸装备试验验证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