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网站玩法|计划网站注册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今天,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习主席在贺信中精辟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指明各国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意义,再次展现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与世界携手前行的决心与行动,彰显了中国推动实现世界现代化的责任担当,引发了与会各国嘉宾热烈反响。
2013年,首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十年来,这一国际性会议吸引了许多外国政界、企业界、学界和国际组织知名人士参与,引发世界广泛关注。这是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又一有力注解。新时代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世界期待中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国际新秩序中扮演关键角色、发出更多声音、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世界需要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这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当前,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许多国家也在探索各自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不断加剧等问题,各国需要在发展道路、模式、理念方面增进了解,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相互了解、理解是化解冲突、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了解越多,理解越深,各国交流合作的基础就越牢固、越广泛,就越能尊重彼此,求同存异,找到利益汇合点。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再次就“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了明确宣示,用中国行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价值进行了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将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也期待国际社会能从中国行动中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理念,读出合作的诚意,读到发展新机遇,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让世界读懂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传播理念、方式和平台,以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火热实践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解读。要讲清楚中国不走国强必霸歪路背后的历史脉络、文化基因、天下胸怀。要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会友、广交朋友。邀请天下朋友常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真实情况,消除隔阂和误解。发挥有识之士的作用,壮大国际社会理性声音。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2019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选择永久落址广州。广州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也是世界读懂中国的样本之一。我们期待,与会嘉宾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中,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以岭南文化为窗口体会中华文明风采,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加强务实合作,为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的力量。
央视评论员 【编辑:刘欢】
车辆尾气是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空气污染、引发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中国解决汽车排放问题虽然起步较晚,但排放控制更严格,技术更先进,已经培育起了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这一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鉴于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同《巴黎协定》温控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各国急需加快行动步伐,抓住能源转型的最后机遇。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最近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已成为过早死亡的第四大原因,2019年有600多万人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在众多的空气污染源中,汽车尾气是最为突出的,因为它们直接排放在人们的呼吸区域内。
气候变化已经在世界各地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比如最近在世界各地发生的火灾、洪水、强风暴和极端热浪等,而交通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指出:“大气层、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急速的变化。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各地的天气产生深刻影响,导致极端气候频发。这对自然和人类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带来大范围的损失和危害。”
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城市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例如,几个月前,纽约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当地的污染源引起的,而是由气候变化导致的加拿大森林火灾造成的。
幸运的是,新型汽车排放的颗粒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正在逐步减少。中国开始着手解决汽车排放问题比欧洲晚了10年,但由于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控制和更先进的检测技术,中国生产的新车反而比欧洲的更为清洁。
在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承诺将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更重要的是,中国成功推进了一项新技术,成为了在交通领域解决城市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的关键之一——那就是新能源汽车。
大概从十几年前开始,美国终于艰难起步,开始努力打造自己的电动汽车市场。其实早在1990年,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就颁布了一项“汽车零排放”法案,要求各家车企研发电池驱动的汽车,即所谓的“零排放汽车”。然而直到最近,这件事才有一些进展。
在使用由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色电力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是切实清洁的交通工具,能够实现尾气零排放,或可成为减轻交通领域城市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影响的终极解决方案——当然,轮胎和刹车磨损等也会产生一点污染,但这些问题就和动力系统及燃料无关了。
中国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些政策包括购买补贴、免税、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免摇号等。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国内新车总销量的26%,在全球大型市场中位列前茅。
幸好,其他国家也在朝着中国的方向努力。欧盟的目标是,到2035年,新售轻型汽车100%为零排放汽车,截至2022年,欧盟新售轻型车中的零排放汽车占比已达到22%。美国加州宣布,计划到2035年,新售轻型汽车100%实现零排放,美国其他17个州也已经签署协议,将效仿加州的做法。美国环保署最近预计,到2032年,67%的新售轻型汽车和46%的中型货车将为电动汽车。
中国在减少重型车和发动机污染排放方面也在不断取得进展。2022年,中国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强调运输结构调整,要求降低公路在货物运输中的比重,推进“公转铁”“公转水”行动。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实施了环保绩效分级制度,将企业的环保绩效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空气污染严重时期,A级企业不需要停产或减产,而B、C、D级企业则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减产或停产。在给企业分级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清洁运输方式(如铁路和水路)所占比重和新能源汽车的部署是重点考察内容。在重要港口,80%的矿石和焦炭应通过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汽车运输。到2025年,实现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超过70%。同时,煤炭主产区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运输(运距500公里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铁路运输比例力争达到90%。因此,拥有重工业的港口城市,如唐山,已经成为零排放重型汽车市场的重要城市。 欧盟和美国加州也针对重型车领域发布了更加积极的目标。欧盟计划在2040年之前实现重型车辆100%零排放,加州甚至计划在2036年之前实现这一目标。 这对中国未来意味着什么?考虑到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以及地球正面临的气候变化危机,中国应加快步伐,逐步淘汰传统燃油车。从全球角度来看,当前的减排进度并未满足《巴黎协定》的减排轨迹要求,难以按照计划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各国仍须加快努力的步伐。我们确实面临着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这可能会加速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正如IPCC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确保世界各国人民拥有一个宜居和可持续未来的机会之窗马上就要关闭”。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实习生秦迦勒、尹康君、何佳亦有贡献